S1D13521的人机交互设计PP电子模拟器电子纸显示控制器
16通道技术是S1D13521的另一个重要特性■◆•◁●。其原理是当多块不重叠区域连续块刷时●◁▪◆…☆,S1D13521可以提供16个并行通道▽=▲△•▼,使每个块刷时间降为300/16 ms●★。充分利用这一技术▷…,可以实现更为流畅的动态效果○-■。
需注意=◇◇☆,块刷区域长宽必须是4的倍数•◁,才能正确使用16通道▽◁▽…-•。否则●△,S1D1352l会认为区域有重叠◇▼△□•-,把多个区域一起刷出○△★PP电子模拟器电子纸显示控制器,无法显示动画效果•◆…▪。
S1D13521大幅度提升了电子纸的响应速度▽◆▼,从而加速了显示屏对用户操作的反馈◇▷△▽◁,使动态的视觉反馈效果成为可能•▷▲•■▷。基于这种特性与优势••,本文设计了一种控制一反馈人机交互结构模型•▷•◁◁,如图2所示▲•△□。
实现的一般过程是★■,首先计算每一帧显示屏变化区域大小◆☆••▽…,然后调用快速块刷函数GRFastPartialPrint完成对变化区域的显示刷新☆▽■-◆,这样就能以3帧/s的速率实现动态效果…▽。这一技术的关键是计算合适的块刷区域▲●=●▷,从而保证有效的刷屏速度★□◁○•。
以百叶窗动画为例说明16通道技术的使用●▲▷▲。这样◇△★☆□☆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棋牌调查研究报告-桌游市场,,基本可以去除残留现象□•◇,排列是固定的●▼☆■•▲,每4个像素为固定一组=★,
动态反馈的实现依赖于显示器快速刷屏响应○◇◁•▲■,而S1D13521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可以加速块刷★▷☆◇▼。相对于传统800 ms的块刷时间PP电子模拟器官网◇○▼,S1D13521可以把黑白两级块刷时间降为300 ms=●▷。充分利用这一特性●☆★•☆,可实现多种简单动态反馈效果■▪…•。
这种设计可以通过几种简单的操控手势实现所有阅读器的基本功能□□,很好地遵循了人机交互设计的一致性和界面简洁性原则=★◇-;同时-●●,通过动态视觉反馈给予用户及时响应○◇▼◁…,从而实现整个交互功能=▷▷。
在电子纸人机交互的实现中▽□□●,充分利用S1D13521的特性■☆▲●,对各种操作及时产生动态视觉反馈◁•☆△●☆,可达到直观●■-■、易用的人机交互效果•▽…=☆▷。
津科V30型阅读器人机交互的翻页▼◆▷、跳页操作就是即时响应的动态交互△▲◆=。这里以翻页操作为例◆…○●。图5展示了翻页操作PP电子模拟器官网◇▲•◁◇●,以三角形简单模拟翻起的页角△★★,同时在翻起的区域显示下一页部分内容▪△■,翻起页角随用户触摸移动而变化=-☆○●◇,视觉即时响应触觉-■•☆○•。
调用GetPointColor函数查表判断是否填充该像素▼▼●■-▪。按一定次序依次显示其中一条区域▲○▪◆◆。具体实现采用查表技术▷◆=○,其他3个像素填白★=▲•▲•。当填充区域变化时减少了由黑(白)反白(黑)的像素个数•●◆,从整体看呈现了隔行隔列填充的效果◁△△▪◇▽。S1D13521会自动开启16通道-●▪▽。当连续块刷的区域均不重叠时▪☆☆…◇,还是调用GRFastPartialPrint函数●★▲,左上角填黑…◁◆…▪○。
与传统的电子纸用户界面相比▷◁-▷◆,基于S1D13521显示控制器的电子纸人机交互更具人性化-★•▼▼◆,更为易用◁△▲…。作为新一代显示控制器☆•○,S1D13521的强大功能还有待进一步挖掘▷△•,以推动新一代电子纸显示屏的发展与应用●▪••●。
为了增强人机交互的易用性和趣味性◆■-▪▷■,需要进一步设计即时响应的动态反馈效果•☆○☆★。这就要求◁◇△=☆•,在使用快速块刷技术的基础上▪○…◇-,综合运用几种针对电子纸的实现技巧▷•。
通过使用上述技术☆□◁◁▲,在津科V30型阅读器上实现了各种操控手势的动态交互◁□☆△,实现了所有基本阅读功能人机交互□○★。撤销操作类似于退出操作▲▽□,也是以卷帘效果动态反馈▲★☆▼。跳页操作是拖拽出若干条等间隔区域…☆★,表示当前文件页号列表◆★◁◆,并在顶角处标以页号…▷■☆■,当前页用黑域标记△□★△□。翻转操作是在屏幕中间以小图标转动响应用户动作•▼●=◆。
津科V30型阅读器人机交互的翻转□•★☆、退出★◆•◁●、撤销3种操作就是使用这一技术实现的☆●-★。这里以退出操作的卷帘效果为例说明PP电子模拟器官网■▪●◇●◁S1D13521的人机交互设计。退出操作是从阅读状态返回书架•-▼,当用户从屏幕上方下向下划动…◁△★□•,书架随之以卷帘效果展开◁▷。图4展示了书架的卷帘效果及显示刷新过程•△▲☆。其中◇★,框出区域为每帧块刷区域□●▽▷。
用户触摸移动会触发MouseMove事件-•◇▼○●。即时响应要求对触发事件作及时处理•▲■◆■,而电子纸块刷时间是300 ms•☆▼▪…,其刷新速率无法跟上事件触发速度•◇◆•▼,所以即时响应实现的一个很重要策略是舍弃一部分MouseMove事件○□◁▪◇◁。每次在OnMouseMove事件处理函数中○▽•■,刷屏后调用DropMou-seEvent函数□◆,从而在本次处理之后舍弃一小部分触发事件■▲■▽▪。DropMouseEvent函数实现如下●□:
因为舍弃事件的速度大于用户触发事件的速度★▪■▪▼,所以舍弃一些MouseMove事件后队列变空●◆■,之后会再次响应用户动作■□▼。
S1D13521提供多种主机处理功能▽●•,极大地减轻了主机负载…△•,提升了系统整体性能◁△…;支持2 048×1 536的分辨率(50 Hz)◇◆,最大支持4 096×4 096分辨率(低于50 Hz)★▲●■,支持32灰度级显示••●;支持多区域并行显示刷新◆▪▽■•,提高了电子纸显示屏的响应速度▪-▷•。使用这种控制器★◁,电子纸显示屏最多可同时执行16个区域的局部擦写▲◁▲=-。显示屏响应速度的大幅提升使触摸屏式的用户交互方式成为可能▼◇-☆■★,并带来响应式手写笔输入◁▪■□■□、下拉菜单等一系列新的应用▽☆△=○◆。这一技术为提升电子纸用户界面体验提供了强大支持◆•。S1D13521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…☆▷△▷。S1D13521显示控制器在主机与电子纸显示屏之间■▲,用于控制电子纸的显示刷新◁△-▷-。
从局部看▽▲,可以在填充时采用固定格式的隔像素填充技术■•▲▲★○。每一块分为n条●△☆▷。
在即时响应的高频刷屏中□□▽▽,容易出现滞留现象◇■●□=,即会有上一帧的残留◇◆▽○。尤其是翻页动画中存在填充区域▷□,这种现象非常明显○★◇-。这是由于电子纸的刷屏特性导致的-□,电子纸的像素在由黑(白)反白(黑)时△△□◆▽,耗时长且易出现刷屏残留•□。
显示屏是一种全新显示屏▲◁,具有功耗低▪▷☆•、阅读舒适等优点○-△◁=▷。作为一种新型显示屏技术◁☆▲□-☆,显示控制器○◇•=△,具有多种全新特性◇=,为E Ink电子纸显示屏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○□◁◁★▼。如何充分利用体验已成为一个有待研究与解决的问题◇□■★△▪。本文以津科V30型手持阅读器为实例=▲◁,介绍一些实际开发中的设计经验和实现技术=■•▽▪。
GetPointColor(int x◇●△•◁○,具体做法是■=…•○,int y)函数实现如下••▼▼▽:程序实现如下◆▷▪◇-▼:基于这一原理△•-○=,每填充一个像素之前▷-◆☆=▲,也起到了加速的作用○☆。百叶窗的实现是把整屏图分为m块=•■▪。